花卉土制作(自制花卉土壤)
1. 自制花卉土壤
綠肥:取少量骨粉與草木灰放入缸或罐內,用2.5公斤清水浸泡,加1公斤菜葉或樹枝、青草,經20~30天腐熟后,撈出渣滓即可使用。以后再加菜葉和水,漚制成的肥液仍可繼續使用。這種肥液肥效高,見效快。
豆腐渣:豆腐渣放入缸內,盛水發酵(漚7~10天)后,加3/4清水拌勻即可,用以澆灌盆花,見效快。 中藥渣:將中藥渣裝入罐或缽內,拌入泥土后摻些水,漚一段時間,待藥渣變成腐殖質后,蓋上一層泥土即可。此肥具有促生長,壯莖葉,開花好等特點。
蓖麻籽:將新鮮的蓖麻籽搗碎埋入盆土內,任花卉自然吸收,每半年施用1次,可不必再施其它肥料。此肥用量少,有效期長,清潔衛生,對月季、茉莉、米蘭等花卉都可施用,也可作為基肥。
螺螄:螺螄0.5公斤,搗碎后放入罐或缽內,加水2.5公斤,將罐(缽)口密封。夏天封半個月,冬天封1個月。將封口開,拌勻后,澆入花盆使盆土濕透,1周便可見效。
骨粉:將吃剩下的排骨、禽骨、魚骨等,放入水中浸泡一晝夜,洗去鹽分,放入高壓鍋蒸煮20分鐘后,取出搗碎即成骨粉。骨粉經腐熟后,摻入一半砂質園田土,便是營養完全的基肥。
雞糞:雞糞中含較多的微量元素與B族維生素,用作基肥,全年肥力不衰,作追肥,有效期長達2~3個月。施用雞糞的花卉,生長旺盛,花形大,花期長。
蛋殼、雜骨、魚鱗等:將其泡制發酵后,可成為含磷豐富的養料。用它作追肥,能使花色鮮艷。羽毛或豬毛等直接埋入花盆土內或經浸泡漚成磷肥,其肥效可達兩年之久。
2. 自制花卉土壤要求
你好!家庭養花種草除了能給予的自然條件,比如溫度、光照、通風等外,水肥管理是重中之重,合理的澆水管理,是養活花草的關鍵,合理的施肥是養好花草的關鍵,任何一樣都不能“放任自流”。特別是盆栽花卉植物,地栽花卉植物的話,可以相對粗放一些。
家庭養花用什么花肥,需要從家庭養護環境和花肥獲取條件兩方面考慮。
一、針對家庭養護環境選擇適合的花肥
如果只能在室內養花,建議直接用化肥。室內環境畢竟是相對封閉的,而有機肥大都是有一種難聞的味道的,澆到花草土壤中,那種味道久久都不能散去,招惹蚊蟲不說,那味道都無法讓人接受。
所以在室內養花,最好選擇化肥,花肥大多沒有什么味道,就算是有一點點味道,也會很快揮以掉,一般不會影響生活。再一個化肥成分、施用計量明確,可針對性精準施用,只要計量控制好,一般不易造成單純性肥害。
如果家庭有室外條件,建議使用有機肥。有機肥雖然有難聞的味道,但是如果在室外使用,就不會造成什么困擾。有機肥自然有它的好處所在。有機肥成分多元而復雜,絕大部的花卉植物都是可以通用的,可以說“一肥在手,萬花莫愁”。并且,如果自己動手能力比較強,自己就可以漚制優質的有機肥,漚制有機肥的材料也是隨手可得。后面會說到自己在家怎么漚制有機肥。
二、針對花肥獲取條件選擇適合的花肥
不管是有肥機還有化肥,想要獲取,對于現代來說,都不是什么難事,網路上、市場上,想要什么花肥應有盡有。如果是在室內養花,可以到農資商店或網路上直接購買化肥使用。
如果有條件在室外養花,可以去購買有機肥使用,當然網路上的有機肥都是比較昂貴的,并且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好壞難辨的。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自己動手漚制的好。省錢的同時,還有質量保障,對花草生長更是好之又好,更能享受動手的樂趣,可以說一舉四得。
各種肥料的獲取方式
化肥獲取方式,花肥的獲取一般都是通過購買獲得,這個沒什么多說的。下面主要說說有機肥獲取方式。有機肥除了購買獲得,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自己動手漚制的好,零成本就能制作優質的有機肥。我就說說的的方法吧!
首先準備幾個大一點的油桶,就是我們平時食用油的那種桶,把外面洗干凈就好。然后就是準材料了,廚殘余只要不帶鹽分的基本都可以用。瓜果皮、剩菜葉、魚內臟、魚鱗、碎肉末等等,都可以弄小一點,放進油桶里,種類越多,成分越復雜,然后放進去一些淘米水。溫度高的話,一般一個半月就能漚制成優質的有機復合肥。
如果想單純的漚制氮肥含量高的,可以只用一些菜葉,瓜果皮。如果想單純漚制高磷鉀的有機肥,可以只用一些魚內臟、魚鱗、碎肉末之類的。反正是比較簡單容易的。只需要您動動手,就一定會成功。
總結:家庭養花,用什么做花肥?這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室內養花用化肥,干凈衛生,又省心。室外養花有機肥,高效安全,花兒美。
以上是個人見解和看法,不當或不到之處望批評指正,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您開心!我是喜歡種花的大汪,覺得有用的話給點個贊,關注我看更多內容。
[原創內容,頭條首發,圖片來自網絡]
3. 怎么制作花卉土壤
我的推薦:
簡易懶人版——只用緩釋肥,比如奧綠,根據你的植物品種選擇合適的緩釋肥春天撒到土里,一年用一次。
高級版——春季撒一些緩釋肥,生長旺季每周使用一次美樂棵或者花多多水溶肥,注意薄肥勤施,盛夏或者冬季,植物生長停滯時期要停肥。
大師版——每年冬季換盆換土,混合一些緩釋肥,微量元素,土壤益生菌和有機肥,生長旺季施用美樂棵或者花多多水溶肥,葉面也可以噴灑磷酸二氫鉀,定期檢測土壤PH,曬水或存一些雨水澆花(雨水也是很好的肥料)。
要對植物的需肥量和各生長周期需肥種類有一定了解:一般情況下植物需肥量:木本觀花植物>木本觀葉植物>草本觀花植物>草本觀葉植物。一般植物枝葉生長期間施用氮肥。早期根莖生長和開花結果施用磷鉀肥。
4. 自制種花土壤
方法一:檸檬制作營養液
把含有檸檬酸的水澆灌在土壤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土壤的性質,增加土壤的酸度,促進植物對鐵元素的吸收,從而使植物生長得更健康。
準備幾片新鮮的檸檬、四勺白醋和一盆涼水,把檸檬片和白醋加入涼水中攪拌均勻,靜置一個晚上,自制檸檬酸就做好啦。澆花的時候也特別簡單,每次用的時候取出10毫升即可,加入到1升的水里攪拌混合,然后就可以用在植物。
方法二:碳酸飲料制作營養液
植物喜歡喝碳酸飲料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碳酸飲料的配料里也含有檸檬酸,對植物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碳酸飲料制作營養液的比例和第一種方法差不多,四勺碳酸飲料加上一盆水攪拌均勻,靜置半個周左右,然后就可以用來澆花啦。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堿性的北方土壤。
方法三:豆漿制作營養液
平時我們喝的豆漿也可以用來制作營養液。沒有喝完的豆漿千萬不要扔掉,把豆漿裝到一個礦泉水瓶子里,再倒進去一些水,加入幾塊橘子皮或者香蕉皮,混合均勻就可以啦。擰緊瓶蓋之后把它放在某個位置等待發酵就可以了,大概一個周之后發酵完成。使用的時候把發酵得到的營養液和清水按照1:100的比例混合,澆在植物的根部就可以啦。
方法四:蚯蚓糞便制作營養液
說到蚯蚓的糞便可能很多花友會覺得有點惡心,但其實蚯蚓的糞便一點也不臟、不臭,因為蚯蚓本身就是以泥土為食物的。不僅不臟、不臭,蚯蚓糞便還是非常有營養的有機肥呢,用來制作營養液非常合適。
5. 自制花卉土壤屬酸性屬堿性
黑土呈中性至微酸性;紅土呈酸性;黃土則可呈中性也可呈堿性。
1、黑土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適合種植包括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等農作物。
2、黃土是指在地質時代中的第四紀期間,以風力搬運的黃色粉土沉積物,適合種植土豆、甘薯、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3、紅土是一種發育于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由碳酸鹽類或含其他富鐵鋁氧化物的巖石在濕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適合種植多年生林木和經濟林,比如馬尾松、油茶、杉木、烏桕等,以及種植柑桔等經濟作物。黑土、黃土、紅土的分布地區1、溫帶半濕潤氣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發育的土壤,是溫帶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過渡的一種草原土壤類型,目前我國土壤分類系統,將黑土列入半水成土綱中。我國黑土分布在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中東部廣大平原上。美國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濕草原帶,故稱濕草原土。中國的黃土和黃土狀土主要分布在昆侖山、秦嶺、泰山、魯山連線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原生黃土以黃河中游發育最好,主要是山西、陜西、甘肅東南部和河南西部。此外,在北京、河北西部、青海東部、新疆地區、松遼平原、四川、三峽、皖北淮河流域和南京等地也有零星分布。3、紅土主要分布于非洲﹑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低緯度地區﹐大致以南北緯30°為限,常見于熱帶雨林區。歐洲特別是在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干半島地區也有類似于紅土的土壤存在。東亞地區北起長江沿岸,南抵南海諸島、南洋群島﹐東迄臺灣﹐西至云貴高原及橫斷山脈的范圍為紅土的重要分布地帶。
6. 如何自制花卉土
家庭養少量盆花,可用蔬菜水果的廢棄物和中草藥渣等漚制腐殖質。
然后摻拌二成爐灰土(篩去煤渣)或細沙土、園田土,如有鋸末再摻入二三成,隨后放在大花盆里填滿壓平,表面蓋上一層園田土或沙土,噴灑少許敵敵畏預防生蟲。
然后加蓋放在角落里,盆內保持潮潤。
如氣溫較高,2~3個月即可腐熟解體。
當無惡臭時,就可用來配制培養土。
用漚成的腐殖質四成,素面沙土或園田土四成,爐灰一二成摻和,保持潮潤放置一段時間后,即成為很好的培養土。
這種培養土適合絕大多數花卉的盆栽。
盆養不太嬌弱的花卉,沒有現成培養土時,可用一般園田土,看黏散程度摻1~3成的爐灰土或一般沙土,即可使用。
還可以收集馬路邊的堆積土,篩去粗渣,摻入一二成的鋸末,保濕堆積一段時間也可上盆使用。
這兩種土肥力較差,在作盆土時應適當施加底肥。
7. 自制花卉土壤殺蟲藥
(1)惡霉靈可以對葉面進行噴灑,當植株感染上了病害,可以噴灑惡霉靈,能殺死植株感染上的致病真菌,讓植株健康生長。
(2)惡霉靈低毒、無公害,是一種綠色環保的高科技產品。
惡霉靈主要是以撒施和灌根為主,葉面噴施也是有效的,一般用于防治土傳病害,一般在葉面噴施時需稀釋1200-1500倍使用,或者稀釋600-800倍進行灌根。旱地作物,用灌根效果要好于噴灑的,新一代新型農藥殺菌劑、內吸性殺菌劑、土壤消毒劑,能提高作物的生理活性,促進根部生長,提高幼苗抗寒性。
8. 自制花盆土壤的方法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搜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
蘭友問:花盆里如何能長出綠苔?
有些朋友可能從網上學到一些養苔蘚的知識,都是告訴你用土豆泥、牛奶等,拌上苔蘚打碎了噴在花盆中,這樣能不能長出苔蘚?答案是可以的,但很少能養好,為什么?
苔蘚的繁殖力非常強,用新鮮苔蘚打碎了繁殖是可行的,但網絡知識不會告訴你的是,苔蘚生出不難,養好卻不容易。
野生苔蘚生長的環境你必須要了解,不然一切都是徒勞,即使苔蘚萌生出來也避免不了干枯而死。
我每年因為自己種植蘭花、打包蘭花都要用到很多苔蘚,所以上山找苔蘚是經常的事。在多年的觀察中發現苔蘚的生長是完全有規律的,在合適的環境中,隨便一塊石頭、一段爛樹樁,甚至活體樹木上都會有苔蘚在生長。
那么,苔蘚適合生長在什么地方呢?首先環境一定是陰濕的,每天的光照時間不會超過3小時,而且上午11點以后就不能曬太陽。我這邊苔蘚最肥厚的地方是竹園邊、山核桃樹林旁邊。就是因為有樹木和竹子的遮蔭,苔蘚才會長得旺盛。
小溪邊是苔蘚最容易生長的地方,為什么?因為濕度大啊。苔蘚的生長除了光照因素,空氣濕度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北方蘭友種植苔蘚常常失敗的原因,就是空氣濕度不達標。我測量過幾個苔蘚最旺盛的地方,空氣濕度最低的也不會少于50%,最高的時候甚至會到85%以上。當然,這里的前提是環境一定是通風的,這一點在野外不必懷疑。
如上所述,如果要在花盆中種植苔蘚,必須要保證光照與濕度達標。這兩個條件合適了,你就可以隨便找一些苔蘚丟在花盆中,過不了兩個月就會繁衍出很多。
當然人工種植苔蘚也可以使用葉面肥,像我們常用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模式,就可以在種植苔蘚時使用,苔蘚的葉片會更加墨綠。
也可以在苔蘚孢子成熟的時候,將它撕碎撒在花盆面上,然后噴噴水霧保濕就可以。蘭花盆中種植苔蘚要注意的是水,因為蘭花不需要常澆水,而苔蘚卻需要保濕。所以,蘭花盆面上的苔蘚最好是用輕噴霧的方法保濕,這樣就不會影響蘭根了。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鄉村搜羅社會一一回答。